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电子信息(0854)专业学位硕士点


    发布日期:2023-08-06 点击数:

    一、学科简介

    电子信息类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相结合的工程领域,主要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智能电网技术、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电力系统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路与系统分析、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计算机网络、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学科方向交叉融合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始于2011年开始招生的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2020年整合为电子信息类进行招生培养。人才培养以自治区沙漠信息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电力能源安全重点实验室、自治区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为依托,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本科专业为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对接自治区电子信息、能源电力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研究方向,建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专业影响力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重点研发、自治区研究生创新教育等5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改革项目,导师组先后获得宁夏大学教学成果奖、宁夏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等奖励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旨在为电子信息、能源电力等行业培养从事生产、运维、开发、研究、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对接电子、通信、自动化、能源电力等行业人才需求,电子信息类工程硕士获得者应具有坚实的电子、通信、控制、电气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相关行业的生产过程关键设备的研发、运维与测试手段和评价技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承担工程运行、工程设计、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及工程伦理素养,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本领域的相关研究领域或专业方向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作翻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

    4.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且身心健康。

    三、培养领域与方向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适用面宽、应用性广且发展潜力大,研究内容包括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智能系统与过程控制技术、通信信号、随机信号和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应用、数字图像采集、压缩编码、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实时检测、识别、形态重构等实用技术、多信源信息采集及数据融合,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通信、信息网络安全、传感器网络技术,食品加工自动化等。学科发展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能源电力等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设置有既相对独立又交叉融合的3个培养领域,具体如下: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代码085401):主要包括信号检测与估计、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语音处理、遥感信号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嵌入式开发与系统集成应用;培养面向ICT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通信工程领域(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代码085402):主要包括: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宽带接入网、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物联网与智慧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及其通信技术,培养面向ICT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控制工程领域(085406):主要包括新型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电力系统各中的应用,新型控制理论与工业控制,智能控制算法优化与建模,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现代测控技术及其工业应用等。

    三个领域的课程设置如附表。

    四、培养方式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主要在实验室或者企业实践基地完成,实行“双导师”指导(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制度,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五、学制和学习年限

    电子信息类硕士研究生正常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含休学和延期),包括完成课程学习、实践环节与学位论文研究与答辩,其中实习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可采用集中实习实践与分段实习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实习实践过程管理按照《宁夏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执行。学生符合提前毕业条件者可以提前申请毕业。

    六、学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课程设置要以电子信息、能源电力等行业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要强调理论性与实践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混合式教学、模拟训练等方法;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实践创新三个模块,学位课分为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两部分,16学时计1学分。学分要求:最低32学分,最高38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含外语2学分、政治理论2学分、工程伦理1学分),专业学位最低13学分(含数值分析3学分、矩阵论3学分,其他专业学位课7学分),专业非学位课最低6学分,实践创新环节8学分(含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企业文化与职业教育1学分,中期检查报告1学分,知识产权与专利文献撰写1学分,企业实践基地或者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实习实践3学分、学术报告1学分。必修环节的专业性实验室安全教育是研究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的必修教学环节,要求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学期完成由学校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开设的实验室安全网络培训课程学习,并参加网络在线考试取得合格证。

    七、中期考核

    学生在第四学期应该参加由学位点组织的包括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研究等内容的中期检查考核并提交中期报告,由学校导师与企业合作导师共同参与中期检查与考核,中期检查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实行分流制。

    八、学术成果要求

    学生在申请学位时,原则上应至少有1篇本人为第一作者且宁夏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专业学术论文被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录用/发表(上述论文如果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等同视为学生是第一作者论文);或学生申请专利获得授权(排名前二);或者学生参加全国性专业学科竞赛获奖(排名前二);或申请人提交其他形式的学术成果报告,经学位点组织学术评定小组评价认可,视同达到学术成果要求。

    九、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使研究生在科学研究方面达到全面的基本训练,培养其独立工作和综合分析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阶段:论选题及开题;论文中期检查与答辩;学位论文预答辩;学位论文答辩。

    十、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环节各项内容并取得规定学分,通过中期考核和论文答辨,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第一或者第二作者)或者取得学院认定的其他相应学术成果,符合毕业资格者,准予毕业;根据宁夏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准予毕业,授予工程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