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0)学术型硕士


    发布日期:2025-11-03 点击数:

    一、学科简介

    本学科是在现代电子学理论与技术、通信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是以电路与系统理论、电子信息技术等基本理论和技术为研究体系。宁夏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起源于1985年创办的电子信息本科专业,2004年获批电路与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2013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同年获批宁夏“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现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一个,自治区教学团队一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一个。学科成员50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27人,研究生导师33人,其中入选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后备人选1人、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2人、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3人、荣获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学科建设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依托,以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为基础,以宁夏沙漠信息智能感知重点实验室为创新研究平台,具有适用面宽、应用性广且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学科发展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立足区域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研发需求,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等产业中的科学问题和工程实际,培养电子信息学科基础理论扎实、在电子信息学科前沿开拓创新能力强、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包括智能控制与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电工电子新技术、计算电磁学与智能天线、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学术方向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一)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二)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中基础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洞悉本学科的学科体系和前沿发展动态,熟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能力,能够适应电子、电气、通信、控制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技术开发工作;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够熟练应用本专业常用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可胜任科研单位、产业部门或高等教育院校的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工作。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好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

    (四)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且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向

    (一)智能控制与网络技术

    (二)智能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

    (三)电工电子新技术

    (四)计算电磁学与智能天线

    (五)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符合提前毕业条件的,可申请提前毕业。

    五、培养方式

    本专业学习形式为全日制培养方式,采取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注重科教融汇协同育人。培养过程实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对从事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生,应成立有相关学科导师参加的指导小组,且成员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