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发布日期:2025-06-23 点击数: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起源于1976年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专科招生,1983年以电子技术专业独立招生本科,1993年改为“信息工程”专业招生,1997年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招生,1999年后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招生,2012年获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资格,2014年以“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方向)”招生,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系宁夏高校最早设置的信息类专业,所支撑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于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并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

    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本专业已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兴电子信息类专业,以电子器件及系统应用为核心,具有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信号与信息处理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积极跟踪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在智能仪器与检测技术、集成电路设计、物联网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具有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培养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开发及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毕业生主要分布于全国各电子信息行业,为全国的电子信息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根据毕业生和实习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结果,用人单位反映学生整体素质良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宁夏大学工科中具有示范意义的专业之一。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西部地区面向全国,培养适应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坚实的电子信息工程基础及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工程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的设计、研发、生产、测试、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毕业生在毕业5年后,应当具有以下素质和能力: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科学精神、系统观、规矩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备高尚的工程职业道德、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运用电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原理、现代工具和硬件、软件及系统等专业知识,解决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3)在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中,能全面分析评价工程实施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遵守职业规范、行业标准和工程伦理。

    (4)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终身学习、有效沟通和创新能力,能不断拓展国际化视野,提升职业竞争力。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修读年限内,必须修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159.5学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要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不能毕业),并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后,方可毕业: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计算、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第一性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综合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和设计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体现创新性,并从健康与安全、全生命周期成本与净零碳要求、法律与伦理、社会与文化等角度考虑可行性。

    4.研究:能够基于电子信息领域学科相关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平台、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在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基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践对健康、安全、环境、法律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伦理和职业规范:有工程报国、工程为民的意识,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理解和应用工程伦理,在电子信息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履行责任。

    8.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样化、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理解、尊重语言和文化差异。

    10.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理解广泛的技术变革对工程和社会的影响,适应新技术变革,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修读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