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院讯 杨国华、万艳妮/文、图】为进一步推动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加快储能商业与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储能产业自主创新与标准体系建设,开拓新兴应用领域,聚集社会资本进入及推动储能产业可持续发展,11月22日至24日,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储能科学与技术》编辑部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电力储能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学院院长孙学宏教授受邀担任大会组委会副主席。我院作为协办单位推荐电气工程学科潘欢、刘兴杰、李峰、纳春宁、薛丽、万艳妮等专家学者参加大会,电气工程学科负责人杨国华教授作为会议特邀嘉宾出席会议。


会上,万艳妮博士代表杨国华教授受邀做了题为《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的决策与优化运行》的大会主题报告。报告针对智能电网中大规模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渗透导致电网供需失衡、各参与主体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存在冲突、大规模电动汽车渗透加大电网调控难度等问题,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结合图论、优化理论、博弈论、人工智能的新颖分布式协同算法,从交互决策机制、信息传递、环境交互等角度系统解决上述科学问题,满足用户能源需求的同时,有效保证了电网的经济可靠运行。

潘欢教授主持了分论坛报告会并做了题为《直流微电网储能单元变换器协调一致控制》的分论坛报告。报告针对直流微电网储能单元变换器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线路电阻估计值的下垂控制策略,在下垂控制中加入电压二次补偿与SoC均衡函数,以实现储能变换器输出电流均分、电压稳定和储能单元SoC一致;基于传统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将母线电压值作电压外环反馈值,并在电流内环的参考电流中加入SoC均衡函数,引入均衡加速因子,实现SoC差异时快速自动调节,保障系统运行过程中SoC一致性 。
会议报告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赞赏与好评。


会议期间,杨国华一行代表学院先后走访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和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考察了两校电气工程专业实验室和校史馆,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刘自程教授团队、武汉大学陈剑飞教授团队进行了学术交流。

本次会议协办及学术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深化了学科团队与国内知名高校学科团队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经验交流,激发了学科团队创新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活力,对推动电气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